close

想看書,卻又想偷懶,該怎麼辦?

最好的方法,就是回頭翻閱已經看過的舊書,重新品味,試圖找尋另一種新的體會,所以法客重看了~傷心咖啡店之歌。

儘管不喜歡出版商的行銷內容,將作者誇張地描述成註定要從事寫作的作家,
確實也讓人折服於作者的寫作功力,
理由很簡單~法客寫不出這樣一本小說!
但坦白講,這類小說有它先天的缺陷~太難、讀起來太費力,
常覺得這本書像是藝文版「哲學家的咖啡館」,
故事架構其實挺簡單,但想要傳達的想法卻比故事本身複雜千百倍,
讀完了,還不見得清楚記得究竟看過些什麼,
尤其是每個人談話的內容,都像是吟唱詩歌般的不真實,
滿口哲學概念的針鋒相對,
換做平常的我們,真要這樣講話,只怕會累死。

該回到書本內容,
也許作者內心世界太深奧,令人難以捉摸,
只能像瞎子摸象,任憑讀者透過自己摸索的結果,自行描述這本「大象」的形狀,
根據我的粗淺理解,這是本討論「寂寞」與「自由」兩者彼此糾纏的書,
透過每個角色不同的價值觀,各自描述不同人對於這兩件事不同的想像與渴望。

推測是天性使然,人總怕寂寞,經常窩身在人群,找尋自以為是的歸屬感,
偏偏有時候,越是身處在人聲鼎沸之中,越是感到寂寞,
因為真正的寂寞,終究不是取決於身邊有多少人陪伴!
儘管躋身在規律生活與群體之中,不但無法排解寂寞,反而變成了沈重枷鎖,牢牢地禁錮自己,動彈不得,難以呼吸,
於是轉而渴望自由!

儘管原因各異,但書裡面的每個人都寂寞,也同時嚮往自由,
咖啡店的成員們,基於不同理由,不分男女老少,都愛著「海安」(雖然我始終很難接受這個設定),
不光因為他有俊美外貌、聰明腦袋,揮霍不盡的金錢,始終過著浪蕩率性的生活,
而是每個人都在海安身上,找到自己最欠缺、也最盼望的一面,
小葉羨慕海安的自信,
素園羨慕海安勇於追尋自我,
藤條羨慕海安的物質條件,
而女主角馬蒂,則是羨慕海安的「自由」。
至於另一位成員吉兒,無疑是其他人的對照組,她不像其他人只是單純地羨慕,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,所以最後毅然選擇自己想走的路,
吉兒也愛海安,卻不羨慕海安,反倒是同情成分居多,
因為吉兒知道「海安」的形象是不真實的,不過是眾人各種慾望所投射出來的組合體,
於是當多數人眼光始終聚焦在海安身上的同時,
吉兒知道真正最寂寞、最不自由的人,就是海安自己!

究竟什麼是「自由」?
一個人獨自生活?不受物質慾望的束縛?不用每天埋首工作?隨興來去?
心情好,隨時可以出去走走;沮喪時,可以在家埋頭睡上一整天?
這些都是短暫的自由,
如同海安表現出來的狂放不羈,絲毫不受世俗標準所束縛,似乎符合多數人對於自由的假想,
但不禁令人想問:自由,真是只是這樣?

你我都不是書中的海安,沒有本錢如此揮霍自己的人生,終究必須回頭面對現實,
然而這樣就是「不自由」?
倒也未必,
儘管瀟灑如同海安,也同樣不自由,而且程度不亞於任何人,
書裡的答案告訴我們~只有「對自己坦承」,才是自由!
海安跟馬蒂、素園、小葉等人一樣,因為無法真正面對自己心裡想要的,所以不自由,
充其量,只有不受拘束的外在假象,但真正始終拘束自己的,該是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的羈絆。
比起其他人,藤條想要的很簡單(物質生活),也勇於說出並大膽追求,最終卻因為過度渴望而失控,即便有了短暫自由的假象,卻換來了更多不自由(坐牢)。
但法客私心地以為,這是作者刻意用來貶低物質慾望的不公平安排。

反觀吉兒,總有太多心事,不輕易透露,
每次與海安的激烈爭辯過程中,都試圖挑戰凡人對於自由虛假的想像,
像是蘇格拉底自稱扮演的牛蠅,想要刺痛周遭的人,喚醒大家不要盲目陷入海安式的假自由,
由於願意對自己誠實,所以吉兒是自由的。

至於馬蒂,法客不曉得作者為何選擇終結她的生命。
作者費心地安排馬蒂前往地理條件與台灣相仿的馬達加斯加,
在類似的地緣環境、不同經緯度的空間裡,伴隨著迥異的生活步調,讓馬蒂獨自去探索何謂「自由」。
過程中,馬蒂不斷與自己內心對話,
儘管孤身一人(或者還有名為「耶穌」的人無聲地陪伴),但她並不寂寞,
也許認為,在那段自我放逐的過程中,馬蒂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,
然而這樣的自由,卻無法讓馬蒂繼續苟同於現實生活,
畢竟她始終是個有著無可救藥浪漫的人,
因此一旦找到自由之後,也該是畫下終點的時候,
馬蒂心中想要的自由,其實是「解脫」!

說完了,回到現實生活,
只能說,書裡的角色太超乎現實,想法也過於激進,
我們或許可以嘗試體會他們的各種念頭,
卻應該淺嚐則止,不適合太過投入,
但總要記得,
不論身在何時何地,對自己坦誠,才是自由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法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