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法客最近在電影台發現「五星主廚快餐車(Chef,2014)」。原以為是部普片,先前幾次轉到,始終沒特別留意。直到某天覺得其他台節目更爛(跑步時若不配電視,真的撐不下去),被迫仔細一看,才發覺意味深長。這種出乎意料的驚喜,永遠不嫌多!

「吃」是人的基本需求,一日三餐(呃~有時不止三餐)反覆進行,看似平凡,卻也最難滿足。

我們每天呼吸氧氣(也不能改吸別的)、喝水(含糖飲料喝多會胖),清新乾淨就算符合標準,但大概無法忍受終其一生只吃相同東西過活(至少法客不行)。不光是吃飽,還必須講究口味變化、推陳出新(改天觀察逢甲夜市推出哪項新產品),更隨著區域及人文環境差異,型塑出各類飲食文化。

「好吃與否」則完全取決於個人主觀感受,難有統一標準,不是非得要大排長龍那種才算。有人安於粗茶淡飯,有些人樂於追求不同層次的味覺體驗,只要外出用餐時轉頭看看,周遭總有人急忙拿出手機拍照打卡,社群網站裡美食資訊俯拾即是,熱衷程度可見一斑。可惜這個社會看似貼心地以「價格」進行初步市場區隔,固然是種表彰品味的捷徑,卻無法真正詮釋美食的「價值」。

正因為食物足以反射出人類原始慾望,有些電影選擇「美食」、「烹飪」作為述說故事的方式,不僅畫面令人賞心悅目、食指大動,烹調過程的流轉運鏡,從原始食材到美食上桌的變化過程,彷彿主角另一種無聲獨白,意在言外的感觸,值得品味再三。

例如李安的「飲食男女」,在鍋鑊蒸氣之間,絲毫無法掩蓋朱老先生的堅毅性格。「美味關係(Julie & Julia)」不僅能用眼睛品嚐法國菜的華麗優雅,梅莉史翠普(Julia)與艾美亞當斯(Julie)相異時空的穿插對照,凸顯不同角色的性格特質,Julie透過學習烹飪來實現自我,對她而言,「掌握法式烹飪藝術(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)」不只是本食譜,更是人生方向的指引。至於「食神」裡的史蒂芬周,大家都很熟,就無須多做介紹了。

「五星主廚快餐車」讓人領略另一種奔放與衝突,故事大綱與「飲食男女」有著幾分相似,卻充滿美式風格(或者該說中南美洲情調,因為劇情設定在邁阿密)。李安想表達年近遲暮、細膩而深沈的內斂情感,還有傳統中式生活教育造成的疏離親子關係;本片偏向狂放中帶著溫馨,試圖探究中年危機下的婚姻及親子議題。法客同樣喜歡用「烹調美食」呈現主角情感的敘事手法,或許是年齡因素,對後者較有共鳴。

感動,無非是適當時空條件底下,讓自己動心的那一點!

許多人著重討論本片的親子關係,長年忙於工作、以致忽略兒子成長過程的廚師父親,歷經一個暑假的相處而重新認知親情的重要性,的確是本片主軸。然而法客更想體會背後隱含的中年危機,像是品嚐法國菜,豐盛的主菜一端上桌,輕易就能攫取食客目光,但流洩在旁的醬汁才是烹調精髓所在,各人觀察角度不盡相同,就像有些小朋友不也是為了舔蕃茄醬、才吃薯條?

10年前,主廚Carl Casper達到事業顛峰,備受禮遇地受聘前往洛杉磯高級餐廳掌廚,店裡豪華昂貴的標準套餐廣受歡迎,固然令人引以為傲,卻像是懸掛牆上的勳章,只能憑弔往日榮光,無法掩飾身後日漸凋零的熱情及創意。儘管幾次試圖挑戰新菜單,始終不敵老闆安於現狀的堅持而黯然放棄。

當工作陷入窠臼,Carl依舊對烹飪保有高度專業及執著(I may not do everything great in my life, but I'm good at this.)。電影其中一幕是Carl與餐廳裡性感女服務生Molly(史嘉蕾喬韓森飾演)搞曖昧,決定下廚做菜給Molly品嚐(說到這裡,突然覺得當廚師真好!假設法官興致勃勃地想寫篇判決來取悅女伴,鐵定會被丟在地上、拂袖而去),畫面不斷在姿態撩人的Molly與心無旁騖的Carl彼此間切換,粗獷又滿身刺青的中年大叔,面對食材卻如同輕柔地愛撫情人身軀,那盤精心烹調的義大利麵象徵著情慾,但Carl做菜時專注程度似乎遠勝對Molly的愛戀,這橋段無疑是好姨(薛家燕)在食神大賽裡手舞足蹈的翻版(詳情參見「食神」),只不過,Molly的畫面來得美觀許多。

某天在美食評論家Ramsey Michel發表文章的刺激下,Carl意外地「公開」向Ramsey下了戰帖(因為不熟悉Twitter的操作),打算進行一場「美食生死鬥」。原本想以創意菜色一決勝負,不料再次遭到老闆壓抑,僅能無奈地推出傳統菜單應戰,僵化招式顯然無法取勝饕客的挑剔味蕾,Ramsey尖酸刻薄的評論猛然揭去Carl多年來的華麗外衣,讓他感到無比難堪,於是一陣情緒失控之後,Carl丟掉工作,離開熟悉的高級餐廳廚房,赤裸裸地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。

假設電影情節到此為止,鐵定沒人想看。西諺有云:「當上帝關起一扇窗,一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門」(講反了?看過電影,就會知道Carl的龐大身軀根本無法從窗戶爬出去),藉由身邊兒子、前妻、前妻的前夫(怪複雜的)及老同事一連串的鼓勵及協助,Carl獲得一輛「快餐車」,利用本身的烹飪專長,不再有價格昂貴的套餐或設備齊全的大廚房,而是透過平民美食(Cubanos古巴三明治)重新發掘創意及熱情,也重拾遺落的親子關係(I manage to touch people's lives with what I do and I want to share this with you.)及婚姻。一如以往,主角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(這不算劇透吧)。

法客私心覺得「中年」是個比青春期還要尷尬的人生階段,這時往往必須面臨重要抉擇,而且不容易再有反悔的機會。儘管孔子說「四十而不惑」,時至今日,年屆40不僅照惑不誤,恐怕更是大惑特惑!

試想,出社會拼搏10幾年,或許稍有經濟基礎,卻得肩負起更多責任,面對未來幾十年(103年度國人兩性平均餘命接近80歲)的下半場人生,令人無法鬆懈。同時受到現實束縛,縱使懷抱夢想,卻不再年少輕狂得以率性而為,甚至欠缺足夠精力來面對挑戰。當下究竟該選擇沿著既有道路往前走?或是邁向另一段未知的旅程?教人怎能不迷惘~

電影終歸是別人的故事,Carl幸運地找到人生新方向,現實生活中恐怕更多人正陷於不知所措。

人生,原本就是一連串「選擇」累積而成的結果,也許沒有對錯,但該如何抉擇?法客也摸不著頭緒,算是當局者迷吧!

說句無關劇情的題外話,電影中有個小細節引起法客好奇。有別於向來熟悉的美式餐點,或一度在美國引領風騷的日本料理,Carl的新創菜單融入許多韓式風格,似乎暗示韓國料理在美國西岸頗受歡迎(儘管法客喜歡少女時代,但基於某原因,恨透了韓式料理),熱愛異國美食的人,或許能稍加留意。

看完電影後,觀眾可能有股淡淡的熟悉感,不禁跳tone聯想到「鋼鐵人(Iron Man) 2」?

沒錯!除了Molly是史嘉蕾喬韓森(性感小秘書兼神盾局秘密幹員Natasha Romanoff)飾演外,Carl由導演兼編劇強法夫洛Jon Favreau(鋼鐵人2的Happy,也是該片導演)親自披掛上陣,至於「前妻的前夫」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尼史塔克(Tony Stark,也就是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,Jr.)前來客串,只差一個小辣椒(Pepper),否則就能湊成一桌麻將了。

下次記得,看這部電影有一定風險,雖然不必事前詳閱公開說明書,但請先吃飽後再來觀賞,否則容易讓人飢腸轆轆而無法專心。

法客也打算來股溝一下哪裡有賣古巴三明治了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快餐車 親子關係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法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