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有深度的寫作,除非天縱英明,否則需要更多閱讀的積累作為基礎,畢竟很難期待一枝墨水乾涸的筆會有多好寫。

當然,在傳統邏輯中,「若P則Q」無法反向推論為「若Q則P」,儘管讀過許多書(漫畫當然不算),卻不見得成為妙筆生花的品質保證,這道理大概跟法客看A片差不多。這世上有些事,很吃天分的。

寫作,無疑是一種天賦。儘管透過練習足以達到相當水準,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出類拔萃,否則很難解釋為何張無忌只消一天就將乾坤大挪移練到第七層,但陽頂天花一輩子只能練到第四層、最後還走火入魔?

好比法客不喜歡九把刀,卻佩服他期許超越金庸而自我要求日寫5000字的毅力(可能得扣除跟C主播約會那幾天^^)。至於「獨孤九劍」vs.「九把刀」最終誰能勝出?見仁見智,交給讀者去評斷,法客則是心嚮「不滯於物,草木竹石均可為劍。自此精修,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」。

可以肯定的是,寫得多決不等於寫得好,還得看寫些什麼才行。就像法客前陣子用整個月時間寫了篇100多頁的判決,除了全身虛弱酸痛之外,完全感受不到有任何長進之處。

問題究竟出在哪?

欠缺內涵及情感的寫作,無法讓文字具備深刻的韻味與溫暖。如同「阿法狗(AlphaGo)」可以擊敗南韓棋王,現今科技甚至研發程式足以自動撰寫新聞報導,然而它們只能演算、卻無法閱讀。因此我們或許對科技進步程度瞠目結舌,但始終無法感動。

「閱讀」正是充實內涵的主要泉源之一,作家的價值在於分享大腦,將個人涉獵經驗筆耕成一片沃土,成為別人的閱讀對象,也許將在讀者內心角落冒出另一株新嫩的幼芽,反覆循環。

文學,無所謂超越,而是一種累積!

真正的好文章必須具備眾多條件,首先要有好的發想,加上流暢文筆及執筆者的人生歷練,過程不光是單純文字排列組合,而是將腦中思緒形諸於文字供人品讀。至於轉化方式各有千秋,藉此呈現不同作者的人格特質,就像打開電視頻道,或許有人愛看電影或鄉土劇,其他人熱衷體育賽事,很難硬要分出高下。

事實上,根本毋須區分。閱讀,本來就該是件怡然自得的事!

作者往往透過寫作展露自己的閱讀成果,有些像不經意的流洩,像是艾倫狄波頓(雖然他也不時提起「追憶似水年華」),總能在文字夾縫間,感受到他的深層思考與博學多聞;另一種類似於註釋書,例如「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」的作者「顏擇雅」,內容引經據典,毫不隱諱地告訴讀者~是的,我讀過太多書!於是半強迫式地要求讀者必須跟上她的腳步。

這是一本頗難啃的散文集,有如法國麵包,閱讀過程雖不免令人咬牙切齒,然而仔細咀嚼才能嚐出箇中好滋味。

全書分為三部分,第一輯算是暖身,傳述作者對各種社會現象的觀察心得,打從人的外貌、棒球、愛情、金錢觀、工作聊到政論節目,頗有從外太空聊到內子宮的fu。又當旁人提起康德總愛言及理性批判、說到莎翁三句不離經典悲劇之際,她卻提點讀者嘗試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(他喜歡在家宴客),也分析莎翁作品隱含的子女教養之道,這些全是以廣泛且深入的閱讀作為根基,絲毫馬虎不得。

第二輯透露出她讀書、愛書的癡迷態度,半暗示地提點讀者~你們也該多讀書!

第三輯幾乎是個人文學嗜好的展現,毫無疑問,她應該是個「張迷」。採用近乎論文的方式來討論「小團圓」、「留情」、「相見歡」及「同學少年都不賤」這幾部小說,除了表達對張愛玲的熱愛,也讓不熟悉的法客讀來顯得吃力。由於張小姐寫小說愛用隱筆,這段落彷彿是部導讀指南,引領讀者細心探索小說裡的「草蛇灰線」,才能領略張氏作品令人著迷之處。

看完後,彷彿被狠辣辣地打了一巴掌,這才驚覺~自己的閱讀竟然如此貧乏!

只不過,這記耳光挨得挺舒服的^^

於是法客鼓起勇氣拿出書架上的「張愛玲小說集」,撣撣灰塵,開始讀起「傾城之戀」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法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