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Manners Maketh Man!

終於~千呼萬喚之下,金牌特務Kingsman續集(機密對決)隆重上映!

或許太過眷戀首集教堂大亂鬥、爆頭煙火秀的視覺震撼(加上配樂),讓人不免對續集充滿更多想像與期待。於是儘管動作華麗依舊、導演神奇運鏡依舊、對白犀利幽默依舊,卻招來不少負評。舉凡劇情bug太多、Kingsman其他特務太早領便當、Tequila(查寧塔圖)幾乎整集躺冰箱、英國人為啥要唱美國歌,甚至連絞肉機居然沒發現皮帶殘骸,無一不被挑剔的影迷拿來碎碎唸。

畢竟只是看電影嘛、又不是玩「大家來找碴」,對身為「金牌迷」(不是台啤那種)的法客來說,既然這是一部「爽片」,只要爽度夠、實在不必太在意劇情或其他細節缺陷,否則很難解釋為何有人光靠一卡手提箱加上黑雨傘,就能幹掉一狗票機關槍及火箭筒(人帥就是正義^^)?又或者首集被一槍爆頭的Harry、居然能用「α膠」(不管是什麼,都給我來1瓶!)神奇復活?(法客全心等著被地雷轟得粉身碎骨的Merlin、將來第三集要怎麼拼回來?)

於是經歷了幾乎毫無尿點的141分鐘,法客依舊喜愛兼具優雅、諷刺、幽默以及衝突美感的Kingsman。

儘管不在意劇情bug,身為法律人卻有個缺點,就是老愛跟法律產生聯想(例如看「瞞天過海」分析共同正犯結構、「即刻救援」是否成立緊急避難等等)。因此當金牌特務把劇情焦點從地球末日轉換為「毒品合法化?」,不免讓人重新思考毒品犯罪議題。

針對其他毒品犯罪類型(例如販賣、運輸、轉讓)的可罰性,應該較無爭議。然而「施用毒品」究竟該定位為「病人」或「犯人」?不光是醫療或學術觀點能夠加以解釋,而是摻雜了更多社會、道德及價值觀的爭議。

電影裡的不同角色,似乎分別象徵不同族群對施用毒品的觀點:

罌粟姐(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):全球販賣毒品首腦,認為相較其他容易使人上癮的菸、酒(甚至是糖)來說,毒品不過只是一種「商品交易」。
美國總統:代表對抗毒品的公權力(正義的一方?),以消滅毒品為己任,執法手段過於冷酷、甚至六親不認。
威士忌(Statesman特務):身為施用毒品者的家屬,親身體會到毒品對其他人帶來的危害與痛苦。
Kingsman:雖然是衝鋒陷陣的主角,似乎對報仇或約會有著更濃厚興趣(專心個人生活事務),至於毒品犯罪?或許關心,卻不是他們真正在意的事情。
其他人:各自代表可能施用毒品的各種階層,包括公主、藝人(強哥)、社會菁英、宅男與一般民眾。

按照我國法律(毒品危害防制條例)架構,僅有「初犯」(第1次被查獲、而非指第1次吸毒)或「5年後再犯」(只限第一、二級毒品,不包括第三、四級)才會被視為病患,必須採取觀察勒戒(對,就是每次名人吸毒上新聞、過陣子就放出來那種)、強制戒治這類行政處遇程序,希望透過暫時隔絕及其他矯正措施來進行「治療」。

什麼、你問我效果如何?坦白講,法客對這領域沒有深入接觸,不敢多加妄言,但根據幾次前往勒戒所參訪見聞,加上每次閱卷看到吸毒被告落落長的前案資料,私心覺得效果應該很~有~限。

假設觀察勒戒(強制戒治)執行完畢釋放後5年內、再次施用毒品被查獲,這時法律不再視為病人、而必須變成「犯人」!檢察官將提起公訴,被告也因施用毒品種類不同由法院論罪科刑(施用第一級毒品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;施用第二級毒品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)。

更重要的,儘管施用毒品具有成癮性、屬於再犯率極高的犯罪類型,目前審判實務針對這類犯罪卻採取「一罪一罰」(也就是抓一次、判一次),數罪併罰的結果,有時刑度將頗為可觀。還記得法客以前有位被告,兩個月內被員警抓去驗尿8次,平均每週1次、週週中獎!法客忍不住問他:「你是不是得罪管區?」,只見他哭喪著臉回答:「挖嘛嗯哉(☍﹏⁰)!」

令人不解的是,假設立法者認為施用毒品是種「病態」,何以當被告第一次生病採取治療、第二次生病卻必須改成處罰(類似第1次感冒上診所拿藥、第2次感冒強迫住院的概念?)?同時非得一罪一罰不可?

進一步來說,施用毒品行為本身除了傷害自己身體,並未直接造成其他人權益損害,法律既然不處罰自殺、為何執意處罰吸毒?舉個更極端的例子,假設有人想不開、採取一次施用大量毒品的方式自殺(爽死?),沒料到天不從人願、事後被救活,這時候對他論處施用毒品罪的意義何在?

當然有人舉出許多實際案例,說明施用毒品對家人、社會具有實質危害,將來甚至極可能衍生其他犯罪等各種觀點。以法客多年來非正式法庭觀察經驗,這類情況確實存在,然而從刑法(刑罰)的角度來說,究竟該等到其他犯罪實際發生時才加以處罰?又或者乾脆將施用毒品視為「抽象危險犯」提前論罪(卻不是每位施用毒品者都會實施其他犯罪)?另外,處罰施用毒品者除了發揮暫時隔離的效果外,果真能減少、甚至消弭對於家人或社會的潛在危害?沒人能說得準。

面對社會上日趨氾濫的施用毒品現象,我們必須體認到這是場漫長、同時成本極高的反毒戰爭。可惜的是,多年來政府選擇採取成本最低(直接抓去關)的方式加以解決,甚至先前討論如何解決濫用愷他命(第三級毒品)的問題,更有人倡議直接改為第二級毒品加以管制(翻譯蒟蒻:將來可以抓去關),這些手段看似能有效嚇阻、實際上卻無法解決問題核心。

正如同金牌特務首集一開始的暗號「Oxfords not Brogues!(牛津鞋,不要雕花鞋)」,或許是時候正視施用毒品這件事、而非一昧將它與其他犯罪等同視之。法客樂見先前司法改革國是會議願意正視毒品犯罪特殊性,將來發展究竟如何,儘管還不清楚,但這種屬於「打擊犯罪前瞻計畫」的重大議題,決不該只是一場煙火秀。

扯遠了,最後得講一下看完電影的感想,套句Eggsy說的:「This is sick!」

arrow
arrow

    法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